優化煤炭生產布局,著力提高全省煤炭供給能力。 “十四五”期間,重點建設華亭、靈臺、寧正、沙井子、吐魯、寧西等礦區。按照綠色化、智能化產業發展的要求,建成核桃峪、新莊、五舉、甜水堡二號井、紅沙崗二號井、邵寨、赤城、白巖子、紅沙梁、東水泉等一批大中型現代化礦井,力爭開工建設九龍川、羅川、馬福川、唐家河、郭家臺等重點煤礦項目.到2025年,全省生產煤礦產能總規模達到8900萬噸/年,其中大中型煤礦產能占88%以上,隴東能源基地煤礦產能占55%。
建立完善煤炭產業高質量發展體系.推動煤炭產業綠色化、智能化發展,加快生產煤礦智能化建設,加強安全生產,強化安全監管職責。深入推進煤電聯營、兼并重組、轉型升級等工作,鼓勵大型企業煤電交叉持股,著力提升綠色高效開采水平,持續釋放優質先進產能.到2025年,全省建成千萬噸煤炭企業4家,產量達到6000萬噸,占全省煤炭產量的80%以上。推廣煤矸石、粉煤灰、廢水廢氣等伴生廢棄資源循環利用模式,大力發展煤電一體化,逐步建立煤化工產業鏈,加快實現煤炭產業高質量發展。